9月在望,歐美的大學即將開學,不少孩子將跨出國門,去一個陌生的國度開始自己的暫新的學習生活。想起20年前,我也和大家一樣,為能出國留學而新奇、憂慮。拋故鄉(xiāng)在身后,前往不熟悉的環(huán)境生活、學習,我很多地方不適應(yīng)。剛開始上課最難,聽懂了教授的每句話,卻完全不明白他闡述的思想?,F(xiàn)在回想,因?qū)τ虒W方法“水土不服”產(chǎn)生的焦灼仍記憶猶新。今天,我就學習方法談幾點,希望對初去乍到的莘莘學子有所幫助。
當年在在國內(nèi)上學,常常是幾十上百名學生聽一位老師講課。老師大多通過板書傳授知識,學生把板書抄下來,以便課后復習,整個課堂互動性很少。國外通常十來個人一起上課,班級規(guī)模很小。老師注意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和學生的互動,學生有疑問可以隨時打斷老師。由此可見,國內(nèi)教育強調(diào)“教”,而國外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國外教學還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我在英國攻讀碩士學位時,教授管理學的教授只在開學初講了一次課。以后上課,都是由學生擔當講解工作,教授負責點評。有時候一堂課下來,老師連點評都沒有。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中國很罕見,有的家長可能要反對了。實際上,在準備資料、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我不僅鍛煉了口語,學到管理學知識,全面了解了教學流程,掌握了教學設(shè)備的使用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習慣了中國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的孩子,可能對國外的教學方式不太適應(yīng)。我勸大家要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努力調(diào)節(jié)自己盡快適應(yīng)學習環(huán)境。
西方人生性大方開朗的居多,喜辯論、愛好講演,用中國話說,是“愛秀”。通常,辯論、演講這些能力從孩子小時候起就開始培養(yǎng)。學校會為學生開設(shè)“領(lǐng)導技巧”的課,甚至進行錄像,師生一起點評,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在人群前大方展示自己。這對于英語口語不好、臉皮又薄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是個大挑戰(zhàn)。
但即便是英語很好的學生,想要輕松完成英國碩士課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為什么這么說是有道理的。一則因為英國研究生課程時間短,學習任務(wù)重是出了名的;二則與語言能力有關(guān)。中國學生出國前,往往被教導認為聽、說較讀、寫重要。事實上,進入學習階段后,英文的閱讀和寫作重要性逐漸提升。英國研究生平均一周15個課時,老師因為教學時間緊迫,剛一上課就會給學生發(fā)一張長長的readinglist,學生課后必須到圖書館找來相關(guān)書籍查閱才能寫出論文。面對如此浩大的閱讀量,怎樣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做好讀書筆記,不提高閱讀速度行嗎?國內(nèi)的英文考試,作文一般要求200個單詞。但要寫出一篇學術(shù)論文,豈是200個單詞能完成的呢?留學生要在論文中準確、流暢地表述自己的觀念是一件難度相當大的事情。因此,需要提醒我們的留學生:一定要學好英語,加強英文訓練:聽、說、讀、寫一樣不能少!
國外教學還有一個明顯區(qū)別于國內(nèi)教學的地方,那就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判斷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的能力。國外教育不僅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更要求學生有自己的觀念。一份只羅列了諸多條件、原因,得出一個標準答案,卻沒有自己觀念的論文絕不是一篇好論文;一個只會尋找標準答案,沒有見底,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也絕不會成為老師眼里的好學生。中國的孩子思辨能力是比較欠缺的,希望大家出去接受先進的教育后有所改變,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2007.8.14 記于北京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