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國人打交道要以“禮”為先
來源: 點擊數(shù): 錄入時間:07-09-05 09:42:52

 
  中西交往“禮”在先
 
  本刊特約《如何與老外有效交流》系列叢書的作者,加拿大國際商務顧問Linda Schueler女士和中國律師、經(jīng)濟師、美國工商管理碩士何震先生為《東西之間》欄目的撰稿人。在本期以后的《東西之間》欄目中,將系列介紹那些容易被人們忽視或者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容易被誤解的西方禮儀和禮貌,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與西方人士交流,包括與西方人的初次見面、深入交往、參加各種聚會、餐桌上的禮節(jié)、商務會晤、信函往來等專題。

  這些專題包含了作者親身經(jīng)歷過的經(jīng)驗和教訓,能夠提醒和避免很多人現(xiàn)在每天還在重復的失誤。還將盡可能多地為讀者提供一些實用的英文交流語句和技巧,便于讀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應用。

  “騎士”“紳士”不再有風度

  很多北美人(無論其社會地位高低)都愿意別人(甚至是第一次見面素不相識的人)直呼其名,而有的北美人則更愿意別人使用他們的頭銜,如“Doctor(博士、醫(yī)生)”。如果你統(tǒng)統(tǒng)“禮貌地”稱呼所遇到的北美男士為“Sir”,有的人認為你彬彬有禮,而有的人則認為你為不近人情、也不懂得社交技巧(no social skills),他們甚至可能會憤憤地向你喊:“Do not call me Sir, please(請不要用‘先生’來稱呼我)!”因此說,因人而異、看人說話是中外交往禮節(jié)中的第一個原則。

  禮儀和禮貌規(guī)則,也因著時間、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西方社會興起的反戰(zhàn)運動、女權(quán)主義運動、爭取種族平等的民權(quán)運動、環(huán)保和動物保護主義等運動,對于西方社會傳統(tǒng)價值觀包括的禮儀和禮貌規(guī)則產(chǎn)生了根本性的影響。例如,很多教科書會告訴我們,在西方女士優(yōu)先(Ladies first),即:女士入席的時候男士要起立;握手時,如果女士不伸出手男士不應主動伸手,否則視為失禮等等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在一百年前絕對正確,稱為“騎士精神(chivalry)”或者“紳士風度”。但是在女權(quán)主義(feminism)興起的西方現(xiàn)代社會(尤其是在北美商界),男士主動與女士握手沒有任何失禮之處,并會被視為熱情友好的表示。相反,如果男士處處因為對方是女性而“格外照顧對方”、“區(qū)別對待”,反而會引起不少職業(yè)女性的反感,認為這是變相歧視和大男子主義。

  尊重別人亦是尊重自己

  禮儀和禮貌是隨著國家的不同、文化的不同而變化的。不去了解對方的禮儀和禮貌,只會用自己本民族的禮儀和禮貌與來自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交往,即是無知的、也是危險的。每個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絕大部分都希望別人能尊重自己、也知道應尊重別人。但是對于“如何才是尊重”的界定和理解卻不一樣。例如,同樣是面對尊貴的客人,有的文化的人們認為握手就是尊重的表示,有的用鞠躬、有的用擁抱(斯拉夫文化),有的用親吻(拉丁文化)用來表達尊敬之意。

  據(jù)說北美印第安的一些部落,則向尊貴的客人獻上剛宰殺的、血淋淋的牛羊心臟。將來在訪問美國期間,萬一你迷路后誤入該部落并被認定是尊敬的客人,你可能也需要當場吞下一大塊生肉,以表示你接受和感謝對方隆重而誠摯的敬意(拒絕吞咽,請后果自負)。

  與英語同是母語的人士交往,如果我們把英國人(或者說是英格蘭和蘇格蘭人的)中流行的一些禮儀和禮貌,運用在與北美人的交往中,可能起不到禮貌的效果,反而顯得迂腐可笑,正如英語中的諺語說:One person's medicine is another person's poison.(一個人的良藥是另一個的毒藥。)

  公認的規(guī)則與社交技能

  禮儀和禮貌在英語中被統(tǒng)稱為“Etiquette”,涉及到了生活與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并且被公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最重要的規(guī)則和社交技能之一”。之所以稱其為規(guī)則,是因為我們一旦違反了這些人們心目中既定的、應當遵守的原則,就很可能會被排斥在社交圈之外,或者給人留下極為負面的印象,嚴重的還可能引起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糾紛、甚至戰(zhàn)爭。人們普遍認為,違反這些規(guī)則的人,不但是無知的,在自身人格與道德上也存在一定缺陷,而且可能被認為是對別人的故意怠慢、甚至是刻意侮辱。

  禮儀和禮貌不是生來就會的,也不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能懂得的,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一項社交技能。不僅如此,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的進步,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中,那些原本約定俗成的禮節(jié)還會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有賴于我們?nèi)ブ鲃拥睾筒粩嗟貙W習。特別是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往中,我們在此地熟知的各種禮節(jié)及很多可以被接受的行為舉止,在那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看來,可能僅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甚至會被視為無禮挑釁的行為,反之亦然。

  中國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禮儀和禮貌在人們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日趨重要。據(jù)2006年國家旅游局統(tǒng)計,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探親、留學、工作和定居的人數(shù),每年已經(jīng)達到3200萬人次以上;而每年來華旅游、經(jīng)商和工作的境外人士,多達1億人次。2008年將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也將使中外的交往大幅度增加,堅持與人相處的基本規(guī)則,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技巧,更加顯得十分必要。
 

 
責任編輯:doris 文章作者:

 
  相關新聞
 
?
?
?
?
?
?
 
  在線答疑(請您盡量將問題表達詳細明確,以確保我們能夠為您提供正確的建議及答復)
 
  合作伙伴: 投資移民 | 商業(yè)移民 | 加拿大移民 | 網(wǎng)站推廣 | SEO | Java | 租車 | 上海租車 | 上海汽車租賃 | 汽車租賃 | 上海租車 | 上海租車 | 汽車租賃 | 北京歡樂谷門票 | SEO | 租車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威久留學專家 電話 :010-68946699 傳真:010-62648687
地址:海淀區(qū)中關村大街32號和盛嘉業(yè)大廈12A層
E-mail:info@wiseway.com.cn
教外綜資認字[2000] 174 號
京ICP備05051623號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