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特別推薦 >> 美國 >> 正文

留學潮涌30年:回眸《第五代》

http://360oud.cn 發(fā)表于:08-11-19 14:10:49 瀏覽: 10429 來源:
    1986年5月24日,中國青年報社主要負責人走進辦公室,一眼看到早就擺在桌上的本報。這就是那篇“留學生的稿子”?怎么這么大一篇東西!

  前一天的編前會上,他曾問起第二天版面的主要安排。值班副總編輯等人有意使他規(guī)避“風險”,準備獨攬“責任”,于是輕描淡寫地說:“有一篇留學生的稿件。”

  留學生稿件,相當于回答是“愛國主義”稿件。

  此刻,這位負責人掂著手里的報紙,找來相關(guān)人員詢問:“這是怎么回事?”

  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他拿起電話。

  電話是共青團中央書記處負責宣傳的書記打來的:“你們今天發(fā)表了一篇很好的稿件!標題好,內(nèi)容好,主題好,寫得好……”總之是一連串的“好”。

  這位主要負責人小心翼翼地問:“哦,稿子好???”

  當報社同事上班的時候,北京的反應已經(jīng)鋪天蓋地而來。人們發(fā)現(xiàn),報社門口有讀者貼了一幅標語:“中國青年報萬歲!”

  這篇被讀者喊出“萬歲”的稿件,就是發(fā)表在當日《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上的“觀念性報道”《第五代》。為了突出強化報道的重要性,夜班編輯特意采用了毛筆書寫的大字標題,版面還采用了當時十分少見的“留白”,文章占了大半個一版,又轉(zhuǎn)到二版半個版。

  時隔22年,作者張建偉重新談起這篇報道時仍然堅信,《第五代》之所以在當時引起如此大的轟動,主要是在那些年,由于對留學生政策的緊縮和觀念的束縛,許多留學生及其家屬都覺得似乎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兒,灰溜溜的。那些觀念的束縛并沒有寫在政策條文里,它是在實際的運行中被留學生及其家屬們“感到”的。而在這時,只有《中國青年報》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說出了他們被壓抑多年的心聲。

  在這之前,國內(nèi)某權(quán)威新聞單位曾預測:我國留學生學成后將有80%滯留不歸。

  某著名華裔學者提出警告:中國在美留學生,倘能回來10%,不必大驚小怪;倘能回來20%,可以舉杯慶賀了!

  一些留學生派出單位發(fā)現(xiàn)派出者拖期一年未歸,驚呼“花了錢、賠了本”!

國內(nèi)小道消息更是不脛而走:我國再派留學生,將像蘇聯(lián)當年歸返猶太移民一樣,索取高額教育培養(yǎng)費。

  西方記者的新聞鼻嗅出了異味:估計中國留學生政策可能關(guān)閘。

  中國門,開,還是關(guān)?一閘千鈞,關(guān)系重大!

  《第五代》的引言,恰當?shù)毓蠢粘霎敃r留學潮面臨著的或進或退的嚴峻態(tài)勢。留學生繼續(xù)派,還是不派?由于種種不準確的信息,已在國家決策部門引起激烈爭論,也引起知識界、科學界的高度關(guān)注。

  當國內(nèi)四處對留學生響起質(zhì)疑、非議之聲時,1985年12月28日,國務院中國留學生工作組一行12人飛赴美國。時任天津外經(jīng)貿(mào)委研究室副主任的杜廈,是工作組中最年輕的成員,此去大洋彼岸,他身兼考察、招聘兩職。

  他歸國后作的一次報告,打開了人們了解、認識新一代留學生的嶄新窗口。張建偉在聽過他的報告錄音后連夜拜訪了這位主講人。采訪后,又飛車進京,向編輯部匯報了這一“宏大”選題。

  編輯部一致肯定:“一個好題材!決不能給糟蹋了?!?/P>

  接下來在報社地下室招待所的7個日夜里,張建偉整整修改了6稿,每一稿都是1萬多字?!俺松蠋?,這7天,我不記得離開過這間‘囚籠’?!睆埥▊セ貞浾f。

  他的思想漸漸形成一條歷史線索:從嚴復所代表的“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代留學生,到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中動身的周恩來、鄧小平等第二代留學生,到以錢學森、錢三強為代表的毅然回國為科技、教育傾力的第三代留學生,到建國后赴蘇聯(lián)深造的第四代留學生,面對改革開放后走出的新一代留學生,張建偉將其定義為“第五代”。

  在現(xiàn)實一片猜疑、譴責的輿論氛圍中,大洋彼岸的“第五代”究竟是怎樣一幅群像?

  國務院工作組在美國走過22個州、66個城市、98所大學,同7000多留學生見面,座談了66次。

  此前,人們最為擔憂的是,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第五代”即使全部學成回國,是不是也會被西方價值觀“資本主義化”了?他們到底接受了什么觀念?

  杜廈眼中的“第五代”所具有的“現(xiàn)代人”觀念令人耳目一新:人人爭當經(jīng)濟人、才干成為競爭的唯一標準、“不自立不能生存”的頑強拼搏精神、爭分奪秒的高效節(jié)奏……

  經(jīng)考察,杜廈和工作組成員得出一致意見,這樣一幅海外華夏學子群像清晰可見:心向祖國的愛國之心、承繼先輩的報國之情、奮發(fā)有為的競技狀態(tài)、感人肺腑的美好心靈。結(jié)語是:“第五代留學生是完全可以使祖國感到自豪的!”

  調(diào)查同樣顯示,自1978年至1985年,我國留學生共出國3.8萬人左右,回國有1.6萬人,證明“80%不歸”的提法不準確。回國的人中,已有170多人取得國內(nèi)重大科研成果,78%成為所在單位骨干或?qū)W科帶頭人。

  很快,一份關(guān)于我國留學生情況的詳盡報告呈送黨中央、國務院。

  事實上,就在稿件將要刊登之時,有關(guān)部門來了一份紅頭文件,對留學生政策有了更嚴格的規(guī)定。一是留學生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以后,不準滯留,要做博士后研究,可以回國做。而在《第五代》中,把在海外做博士后研究,視為“用別人的機器,鑄造自己的利劍”。二是取消“伴讀制”,就是說,留學生的伴侶不準出國“伴讀”,因為“兩口子”都出去了,還會再回來嗎?但在《第五代》中,視“伴讀制”為“雙重人才效應”?!澳慊艘还P錢,有兩個人受教育,何樂而不為?”“不回來了”又何妨?《第五代》的回答是“科學已經(jīng)沒有國界”。

  《第五代》的責任編輯認為:這篇報道最大的價值就在于沖破了這些被束縛已久的觀念,呼喚一種全新的愛國精神和現(xiàn)代化的人才觀念。他說,當時社會上很多人把留學生回國與緩回國、不歸國視為“不愛國”,甚至是“賣國”?!兜谖宕穮s在告訴人們,這個觀念應該改變了。愛國,還有另外一種熱愛的方法,舉凡對中國現(xiàn)代化起到作用的,即為愛國,這包括回國的,也包括緩回國和不回國的。

  如今這種觀念已深入人心,但在當初無疑是振聾發(fā)聵。據(jù)悉,從1978年到2007年年底,我國共派出各類出國留學人員達121萬人,留學規(guī)模較30年前擴大了168倍。相當數(shù)量的“海歸”已成為國內(nèi)諸多領(lǐng)域的領(lǐng)軍人物。

 

】【打印】 【返回
在線答疑
免費電話 在線答疑 威久總部專家熱線:010-68946699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