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英國 >> 留學體驗 >> 留學感悟 >> 正文

英國校園中的中國人

http://360oud.cn 發(fā)表于:08-09-27 10:59:39 瀏覽: 10429 來源:

      一天在倫敦乘公共汽車,入座后不久,忽聞身后一對男女操著中國河南腔聊天,出于好奇,我轉(zhuǎn)過身去,插了一句:"你們是從中國來的嗎?"他們答曰:"是。"緊接著,他們又補充了一句:"我們不是來這里拾貝的。"我愣了一下。隨后,我們都會心地笑了起來。

  當時,中國偷渡客在英國西北部海岸拾貝時被漲潮的海水吞噬的新聞正在這里鬧得沸沸揚揚。這對青年男女說:"最近,幾次有英國白人問我們是否來自福建。他們大概把這里的所有中國人都與多佛爾港慘案和拾貝慘案中的福建人聯(lián)系起來了。" "其實,我們來這里是留學的。"他們淡淡地說。

  是的,許多普通的英國白人可能不知:來這里的中國人,除了在餐館掙血汗錢、在海灘掙生命錢的福建人,也有到這里花錢求學、甚至一擲千金的中國富家子弟。

  六年前,當我剛來英國工作時,英國還很少中國人,如今,即使在我居住的倫敦遠郊,坐火車或乘公共汽車,我都能時常聽到前座或后座有人操河南調(diào)、東北腔或其它中國方言聊天。那些人大多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

  據(jù)說,如今就連英國北部的偏遠小鎮(zhèn),長著娃娃臉的中國大陸學子在大街小巷結(jié)伴而行,都成了"英倫風光"一景。

  曾幾何時,留學英國曾經(jīng)是貴族身份或貴族情調(diào)的象徵,且不說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極力譏諷的那些留英派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作派了,就是到了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留學英國似乎仍然是作為中國大陸"精英中的精英"的公派生的特權(quán)。

  原因很簡單:英國學費很貴,獎學金很少,除非國家出錢,一般自費生不敢問津英國大學。那時的自費生,能拿到獎學金的,去美國或加拿大,拿不到獎學金的或僅僅想把錄取通知書作為打工許可證的,則去日本或澳大利亞。也難怪,即使到六年前我來英國時,赴英國留學的自費生仍鮮有所聞。

  而如今,在這個被昔日大清王朝蔑稱為"蕞爾小國"的英倫三島,不論是名城巨埠,還是孤鎮(zhèn)僻壤,上至牛津、劍橋,下至私立中學,都能看到中國大陸學生的面孔,聽到中國某個地域的口音──不僅有北京、上海這些達官貴人云集的大城市的口音,也有河南、東北這些過去被人視為貧困地區(qū)的口音。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大多都是自費生。

  盡管美國大學的知名度更高,提供獎學金的機會也更高,但如今過于苛刻的簽證條件使許多中國學子望而卻步;盡管在有些歐洲國家,如德國,外國人讀大學也基本上是免費,但多數(shù)中國人仍然愿意選擇英語國家作為"鍍金"之地。英國雖然學費高昂,但因其悠久的教育傳統(tǒng)、寬松的簽證條件和英語的競爭優(yōu)勢,終于在今天成為中國學子的首選之地。

  據(jù)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UCAS)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申請赴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總數(shù)在2008年增加了1/5,共有7880名中國學生向UCAS遞交了入學申請,而這一數(shù)字在2007年只有6423人。也許,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留學英國劍橋(當時譯為康橋)的中國詩人徐志摩,其成名作《再別康橋》到了這個世紀才有了更多的知音?

  威久留學的專家介紹說:"在英國留學花費不小,但由于中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想送孩子赴英留學的家庭就會舉家集資籌款。雖然這樣的家庭在整個人口中的比例并不高,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這類家庭的絕對數(shù)目還是很可觀的。" 目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留學的費用,包括學費和生活費,每年都需要25-30萬人民幣。

      威久留學咨詢電話:010-68946699轉(zhuǎn)英國部

】【打印】 【返回
在線答疑
免費電話 在線答疑 威久總部專家熱線:010-68946699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系統(tǒng)